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,世界的都是大明的-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朱祁钰属于是既想发展,又舍不得花钱。

    “其实不亏损的,只是投资回报时间长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弹个响指:“光凭富户不行,他们没有名画传世物件,得让民间的收藏家出面,白圭,你往哪藏呢?就属你爱搞收藏,这件事就交给你了,你来牵头。”

    白圭欲哭无泪,陛下呀,我可是您的老丈人啊,您就不能盼我点好吗?

    我这一出面,半辈子积攒的颜面都没了。

    “放心,朕也出一笔钱。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心情不错:“明天就过年了,景泰二十八年就要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老规矩,该有的赏赐都有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还有一个惊喜,朕就先不告诉诸卿了,明日晚上,你们便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下朝!”

    皇帝卖个关子,朝臣彼此对视一眼,猜不透皇帝要赏赐什么好东西。

    这些年,皇帝赏的除夕宴,年年出乎预料,菜样年年火遍大江南北。

    每年宫中都会给一些特殊赏赐,这些赏赐也都会爆火。

    有的明明很丑,却还是火遍国内外,比如钱包,朝臣都不用,但民间年轻人却喜欢用。

    比如景泰装,国内不太火,国外火爆了,还叫西装,要不要个脸。

    刚到晚间。

    胡妃抹着眼泪进来,朱祁钰就知道,她会来的。

    “陛下呀,臣妾舍不得儿子继藩啊。”

    胡妃哭泣:“臣妾知道,大明皇子都要去继藩的,可能否等臣妾百年之后,再去继藩啊。”

    她今年也不年轻啊,最近身体也不好,当年生产的时候,作下了病根。

    朱祁钰帮她擦眼泪:“儿子成年了,该有自己一片天地了,朕把他分封出去,是让他去做皇帝的。”

    “若一直守着中枢,他最多当个逍遥王爷,没什么大出息的。”

    “孩子长大了,心也野了,咱们管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!”胡妃痛哭。

    大明皇子继藩,是太祖时便定下的规矩,无人能破。

    “臣妾知道是好事,但这心呀,就是放不下。”

    胡妃哭个没完:“您说的新大陆,是不是人迹罕至的原始状态呀?儿子去了,能适应环境吗?会不会生病啊!”

    “爱妃,他是朕的儿子,是大明的皇子,他该做全民表率的。”

    “朕的儿子都不去开拓新大陆,难道就让百姓家的儿子去吗?”

    “朕的儿子是儿子,百姓家的儿子就不是儿子吗?”

    “没错,朕有私心,朕也舍不得自己儿子去当个垦荒者,朕会让人开拓出一块来,再让他去的。”

    其实,朱祁钰不太想把老四封去澳大利亚。

    那地方最大的天敌是环境,随便封几个没什么出息的皇子去,也能站稳脚跟。

    他其实想把老四封去莫斯科,去当东欧皇帝。

    再看看局势吧。

    胡妃刚走,其他几个皇子的母妃也来哭诉,朱祁钰挨个安抚。

    除夕夜里。

    一辆辆马车出现在重臣的家门口,一道道菜式送入正堂之中。

    现在的马车,轮毂改用铁加胶皮车胎的了,而不是原来的木头轮毂了。

    但重臣更关心的是皇帝的惊喜。

    一辆巨型马车之上,推下一辆自行车。

    自行车最大的难题是链条,轴承可不是难题,因为从秦朝时候就有轴承了,到了现在,非常成熟了。

    现代的很多东西,秦朝时候就有了,比如钳子、锅刷、高压锅等等,秦朝就有,只是这些东西被西夷包装一遍,又卖回大明而已。

    难的是链条,足足用了三年时间,才攻克了链条难题。

    又用一年时间组装,这辆自行车才算彻底成型。

    但这是手搓自行车,完全靠工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搓出来的。

    景泰二十八年十月份的时候,试行成功,然后皇帝命令秘密制造一百台,就有了除夕宴上的特殊礼物。

    朝臣都见过自行车,但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,这些年内帑一直在投钱,但效果寥寥,没想到厚积薄发,竟真造出来了。

    姚夔这老头还骑上去,试着骑一圈。

    把他儿子吓尿了,这万一出个好歹,皇帝能打死他。

    韩雍最狠,饭也不吃了,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转了一圈,惹得一片侧目。

    初一入宫谢恩的时候。

    朝臣赖在养心殿不走,跟皇帝聊了半个小时自行车。

    皇帝赐名日不落牌自行车。

    年后就要批量制造,争取在三年内,在市场上普及。

    皇帝赐下自行车的事,在民间惹起热议,无数资本进入自行车市场,骄阳、繁星等品牌迅速崛起。

    废话,都是国企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达芬奇在北京城溜达,对北京城的印象是繁华、太大、人多。

    正月是大明最热闹的时候,但今年却远不如往年热闹,因为中枢不许在城区内燃放烟花爆竹、放灯等事,而是划定了区域,去那里放。

    去年元宵,发生了大火灾,烧死百人。

    所以中枢严令,城市里不许燃放烟花,想放就去城外指定地点,今年在城外建了公园,让他们去那里放灯、放花去。

    但在达芬奇看来,这已经足够热闹了,遍地都是叫卖声,治安极好,晚上也可以随便出门。

    街上也没有欺行霸市,欺负人的人,就是会挨宰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,中枢也管不了。

    给他最大的印象,明人素质太高了,没有地痞流氓、流浪汉、酒鬼,说话都客客气气的。

    朱见漭翻个白眼,那样的人都被移走了,你可不看不到了?

    现在吉林、黑龙江都不要那样人了,他们都得去蒙古都司和捕鱼儿海,那地方太冷了,能活下来一半都不错了。

    治安当然好了。

    朱见漭淘气,小时候经常出宫玩,如今他住王府,自然是哪有热闹往哪去,当个吃瓜乐子人。

    今天城门口一家老店开分店,开业酬宾,人满为患,他跟老七一起凑热闹,达芬奇自然也跟着去。

    “老七,你看那个是谁?”朱见漭坐在窗口,眼神尖,透过玻璃窗看到了熟人。

    朱见潮还在秃噜面条,闻言抬起头,大惊失色:“张敷华?坏了坏了,他怎么回京了?”

    “肯定是父皇诏回京的。”

    朱见漭脸色有点发白:“他不会冲着咱们兄弟来的吧?”

    张敷华,绝对是皇子们的童年噩梦。

    当时皇子们淘气,年富撂挑子,皇帝没辙,就把张敷华诏回来,皇子们那一套,张敷华早就玩腻了,他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,最了解皇子们的心思,办法很简单,就得抽!

    所以,当初皇帝怎么抽他的,他就怎么抽皇帝儿子。

    “不会吧!”

    朱见潮都快哭了:“我都要就藩了,父皇……爹还不放过我?”

    “不行,我得去求母妃,我要去就藩!”

    达芬奇都点懵,到底什么人,能把两个皇子吓成这样?

    这个张敷华有点小帅,看着挺平和的,虽然他脸盲,分不清东方人什么样子,但他觉得,这个张敷华是个好人啊。

    “他是好人?”朱见漭眼珠子都凸出来了:“你眼睛什么时候瞎的?坏了,他来了,他来了!”

    张敷华眼睛更好使,也看见了两个正在吃面的皇子。

    笑眯眯地走过来。

    “哟,这不是朱四郎、朱七郎吗?”

    张敷华很不客气地坐下来:“小二,来碗面,来半个鸭子,一碗酱菜,一壶黄酒。”

    朱见漭赶紧说:“你爹等你呢,你还在这吃饭?”

    “皇帝不差饿兵,吃完了饭再去也不迟,没事的。”张敷华和皇帝熟,他从小就被皇帝打到大的。

    “那你自己吃的自己付钱啊,我们兄弟没钱。”朱见漭想换一桌。

    “连老师都不认了?一顿饭还不请老师吃?”

    小二上菜,张敷华不客气的吃口面,再来口蒜:“地道,还是那个味儿。”

    达芬奇第一次见到如此自来熟的人。

    “为师几年不回京了,你俩跟为师说说,京中有什么趣事呀?”张敷华却暗暗打量达芬奇,他就是为他来的。

    “张敷华你要点脸,你教我们什么了,就以老师自称?”朱见潮受不了这窝囊气。

    这王八蛋除了揍他们就揍他们,他每次回京述职,都会找机会揍他们一顿。

    “哟?翅膀硬了,不认为师了?”

    张敷华放下筷子:“成,晚上我就去请旨,揍你一顿。”

    朱见潮脸都黑了,张敷华真去,他爹会真准啊,估计还会来围观,一边嗑瓜子一边说使劲打。

    “您吃您吃。”朱见漭不敢触他霉头,关键这小子阴啊,听说当年他连爹都敢骗,被金忠吊着打。

    “说说。”

    张敷华惯会享受,一边吃面,一边听故事,偶尔点评两句,切中要害。

    朱见漭乐意跟他聊,达芬奇也加入聊天群,四人说说笑笑。

    “唉,现在青楼堕落成这样了?太没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张敷华拍拍肚子:“这酒不好喝,像是工厂进的,没有原来的味道了,烤鸭味道没变,但和我小时候吃的比也差多了,估计后厨换师傅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去年我想去逗个闷子,结果那老鸨子拽着我就往楼上走,哎呦喂,这也太无趣了呀。”朱见潮说嗨了。

    朱见漭傻傻地看着他:“你去青楼了?”

    “没没没。”朱见潮赶紧摇头说没有,像个乖宝宝似的低着头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也不太不讲究了,有这好事不想着你哥我?”朱见漭生气了,他这么大还没逛过呢,关键他娘管得紧,现在被媳妇管着,实在没机会。

    张敷华一拍他肩膀:“怕什么,改天我带你去。”

    又说笑了一会。

    时候不早了,张敷华要入宫请安了。

    朱见漭和朱见潮也得回王府了,不然家里娘们又叨叨没完了,达芬奇也买了宅子。

    从欧罗巴来的人,量才而用,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。

    达芬奇则担任宫廷画师,以及皇帝的秘书。

    秘书不是高大上职位,皇帝秘书千千万万,没见过皇帝的秘书很多,达芬奇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张敷华走进养心殿,向皇帝请安。

    “回来了。”朱祁钰刚处置完了奏疏,活动活动,也该歇息了。

    “微臣中午就到了,路上看见商王和鄫王殿下了,他俩太热情了,非拉着微臣吃一顿饭,这才耽搁了。”张敷华也不瞒着。

    “他俩请你吃饭?是你讹诈他俩吧?”朱祁钰没好气道。

    张敷华嘿嘿而笑。

    “你在地方为官也这么没流儿吗?”朱祁钰无语。

    “微臣只是在您面前没溜儿,在地方向来都是一本正经的,下属都很惧怕微臣。”

    “信你个鬼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无奈道:“你爹张洪是个君子,怎么你这么混账呢?都快四十了,也没个人样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微臣这不是您养大的嘛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像朕?”朱祁钰抬手就抽他。

    张敷华闭着眼睛还不敢躲,一副让你抽但你抽太狠的样子,把朱祁钰气笑了:“都快四十的人了,有点正形吧,朕还能管教你几年?”

    “微臣谢陛下不打之恩。”张敷华卖个乖。

    “滚蛋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没好气道:“你爹看到你这样,都得骂朕,把你教成这副鬼样子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你在地方做的不错,这是朕最欣慰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你虽性格跳脱,但做事老实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夸赞。”张敷华和刘健同榜,刘健不停被表彰,甚至民间说他是第二个李贤,这让张敷华不服气,就赛着和刘健牟劲儿。

    朱祁钰坐在软垫上:“说说吧,你不会无缘无故和老四吃饭的,到底为了什么?”

    “什么都瞒不住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收到陈嘉猷的书信,说那个叫达芬奇的外夷,是了不得的大才。”

    “在城门口,想找个饭馆吃饭的时候,就看见商王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民间都说商王殿下和达芬奇关系最好,是以微臣就猜测那外夷就是达芬奇,所以试探一番。”

    张敷华正色道:“微臣也认为,这个达芬奇是有才华的,只是才华上限在哪,暂时还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皱眉道:“有大才?可怎么用呢?若能领兵,能让他单领一支军队吗?治政,朕能放心让他执政朝堂吗?他终究是外人啊。”

    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古董视频,会发现现在用的东西,古代都有,中国古代的工具,比现在牛鼻多了,实用方面中国永远第一,国外搞不实用的东西确实比咱们厉害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