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到时候教会估计又要不高兴。 李谕反正也不在乎教会的想法,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普遍无神论的社会(话说貌似这也是全世界独一个)。 另外,老美这边是基督教的新教,对科学的容忍度很高。 罗马的教廷再不高兴,也只能忍着。 正好《science》缺少稿件,李谕到时候发上去,估计能够再次提振影响力。 现在想要进行观测,同时还要有擅长数据整理的人,最好的地方还是哈佛天文台。哈佛天文台台长皮克林招的这帮女助手太厉害了。 李谕第二天就动身前往了波士顿。 皮克林非常欢迎李谕,知道这家伙只要一露面,保准有大事发生。 问过好后,李谕开门见山问道:“皮克林台长,能不能使用一下您的天文台?” 皮克林笑道:“你从纽约出发的时候,我就知道你会用,所以早早给你做好了准备。校长专门嘱咐过,台里的资源你随便用,人员也随便用,我们全力配合。” 李谕听了还怪不好意思的:“这不是耽误你们的工作了?” “哪有哪有!”皮克林忙摆摆手,“院士客气了!您只要能再搞出点成绩,校长说了,一定给您发个教授的职位。” 李谕说:“可我估计没有什么教学时间。” 皮克林说:“你只做科研就是,教学什么的不用管,只需要每年做个讲座就行。” 这倒是个好条件。 李谕现在用了人家的天文台,拿人手软,也不好拒绝,只好说:“希望不会让贵校失望。” 李谕来到台里,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发现造父变星关系的勒维特。 李谕向她绅士地鞠了一躬:“女士,能不能邀请你帮助我进行数据整理?” 勒维特已经丧失了听力,她没有听到李谕的话。 皮克林用手语和她表达后,勒维特才高兴道:“乐意至极!其实我也非常愿意为您进行辅助,我对观测以及数据整理都很在行。” 皮克林知道她一个人不够,又多给李谕安排了两名女助手。 到了夜晚,李谕就开始观测。 找到银河系的自转对此时的其他天文学家来说的确很难,满天繁星,数据是真正的浩如烟海。 而且天文学和大众的普通认知不同。 大家可能觉得天体运行数据那么大,应该误差很大。但实际上天文学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,其观测精度也非常高。 几万光年以外星体的光线,到达地球时已经非常微弱,因为距离与角度的缘故,其运动虽然很大,但在地球上看却很细微,不容易进行测量计算。 天文学的计算非常令人头疼,数字真心太大,而且经常用到非常麻烦的三角函数,更别提!许多早期的天文学工作者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分析数据的,还不见得能分析出个所以然。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者,这些对李谕来说都不是难事。 首先,观测虽然很困难,但李谕早就知道银河系的中心在哪里。 ——就是大名鼎鼎的人马座a嘛! 估计大家刷某音什么的,尤其在讲到非常有流量的黑洞问题时,都会说银河系的中心是位于人马座a的一颗超大质量黑洞。 所以位置李谕知道。 另外,关于计算,别忘了李谕还有超级大杀器——计算器。 虽然只是非常普通的科学计算器,不过里面怎么都是有芯片的,这可是集成电路哎! 所以此事对于李谕来说并不困难,再加上哈佛天文台本来就有大量观测数据,仅仅用了几天时间,配合勒维特等几人的帮助,就已经得出了有充分数据支撑的结论。 然后李谕整理论文又花了两天时间。 论文的主体部分并不特别长,主要是后面的数据列举比较多。因为李谕很清楚,这个结论一旦放出去,全世界的天文台都会急于去验证,多给点数据肯定更有帮助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