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汉时候读书人要做官或者你是勋贵子弟荫官,或者得到地方官员、名士的举荐,还有种是名声大得传到官员或皇帝耳朵里,被他们主动邀请(这叫征辟)。 这样做很理想,但效率不高且没有衡量人才的标准,辟官看上去很随意,容易导致矛盾与不和。 在人口繁衍、城市增加、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之后,官员的大量需求与低效率的举荐征辟制度间产生矛盾。 于是曹魏发展出了「九品中正制」,由负责举荐的官员将本地人才划分九等,提交给吏部备用。 这还是乡举里选,解决了缺乏选拔标准的问题,但在缓解世家大族和朝廷间关系的同时,更方便他们的子弟靠门阀背景和裙带关系就能做官。 寒门想挤进权力层仍然困难,反而助长了世家在政权中的作用,造就出大批颇有势力的「世家」。 如琅琊王氏、陇西李氏、关中杨氏、东郡谢氏、青州夏侯氏、河北窦氏、河中独孤氏、河东裴氏、陕右宇文氏这类,是大到各地官员甚至朝廷都惹不起的角色,当然中、小规模的就更多。 这些世家大族大到了可以影响皇位继承、国家政权更迭的地步,是两晋之后历代都不得不倚仗而又无力解决的毒瘤。 上回书说到李丹告诉靖武帝,隋炀帝推崇儒家借机创立科举,意图在于通过科举制简拔人才,赋予这些感激涕零的寒门子弟权力和地位,让他们去打压门阀世家。 结果他做得太急躁,导致不仅频繁征调耗尽民力使下层怨声载道,而且也深深得罪了隋朝赖以建国的大、中门阀世家。 后来领导农民造反的杨玄感、李密、程之节(程咬金原型)、秦琼、王世充、窦建德、单雄信,撺掇李渊起兵的裴寂,当然还有李渊父子,无一不是世家出身,没有一个是农民! 不肯等死的农民加上不满皇帝的贵族,炀帝能坐稳江山才怪。 不过那时的科举也只是草创,没有后世那样严密,也不是完全围绕四书五经。 出于统治需要,主要分考察方略的秀才科、考实务策论的进士科,以及考较经书义旨的明经科三科,以明经科最高。 这时的科举允许寒门庶士投牒应考,也就是到考场提交自己的履历后,登记考试资格并参加考试,算是为天下人开了一条察举制度之外的出仕新途径。 但那时科举还在举荐的影子里,并不占据主要地位。 唐朝科举内容丰富,科目增加了俊才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、明算(算术)等多个学科。形式多样化,既有时务策论(简答)也有贴经(填空)、杂文(命题作文)等。 而察举制度也与科举 并存并未消亡,直到唐朝中期后它才逐渐衰落,科举制度随着分裂结束、中央集权重新增强,开始成为简拔官员的主要渠道。 宋英宗时期形成了解试(府试)、省试(院试)、殿试(会试)的格局,并规定每三年进行一次,考卷糊名和誊录也是前宋开始的。 前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为相,取消了诗赋、贴经(填空)、墨义(意义解释),只保留经义、论、策三科,强调「经以致用」的目的。 到了前朝,对汉学不甚推崇,以改革经省的名义砍掉题诗和论,在乡试、会试和御试中厄古人、色目人只考经义和对策两场,汉人和南人还要加考辞赋和杂文,并且经义内容仅限程朱理学类。 这样发展到本朝太宗皇帝登基后,确立了县试(童生)、府试(秀才)、院试(即乡试,举人)、会试(进士)、殿试(三甲授官)的完整格局。 内容上也涵盖了经论、策论、判词和诗赋四科,且经论涵盖四书五经,远超出前朝的范围。 作为重新确立的汉人政权,赵氏的儒商背景,使历代君主表现出比前朝更多开放与宽容,同时也更务实。 会试地点在贡院,当日天未亮起床,洗漱之后李丹照习惯吃了些点心、鸡蛋,钱敏却没敢吃,两人由焦同送出来一起上马车。 今天陆九只挂了两匹马,马车在前车灯的映照下沿着京兆街向北到北鼓楼下拐往贡院路来。马车在芳丘苑墙脚下停住,二人就在这里拎了自己的箱笼下车。 芳丘苑这地方本是块空地,宣宗皇帝拿来做禁军的校场,为锻炼禁军在里面挖湖造河,做出丘陵田埂。 太后监国期间觉得城里总是数千禁军喊打喊杀地不好,所以将校场迁到了含辉门南夹城里,禁军的宿舍也从改到含辉门到善礼门之间,所以那块地方现在分别叫校阅场和大军营。 而这边则由皇家和归德府各出部分资金予以修缮,每年二月至九月间开放给民间游玩入园时人资两文,分别用于城内老弱贫苦的抚恤,以及园内营缮工匠的薪俸。 它的东墙已经离贡院大门咫尺在望,所以大户送自家公子的马车都停在北墙下。不过李丹这车一出现,立即引起了周围的注目。 站在龙门(即贡院大门)台阶上正监督搜检的两名监察御史也远远注意到了这辆马车,很快就有名羽林军官上前向他们拱手:「二位请了,敢问尊驾姓名?」 「余干李丹,庐江钱敏。」 前几日李丹已经来投刺登记过,人家又早把各地解元的姓名都背熟了,那军官立即向李丹先行个军礼:「见过李骁骑,解元公不必排队,请随我来。」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