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东线战局——德国主场-《铁十字烈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把所有东部兵力撤退至第聂伯河西岸,依据河流和西岸高地建立防线,抵御东面气势汹汹的库斯特。

    同时他为了预防西面随时可能到来的凶猛进攻,抽出少部分喀尔巴阡山的军队转移到沃伦-波多尔高地。他们作为预备队投入关键时刻,平时则构建工事。

    摆出这样一幅挨打的架势,大家心知肚明,俄国已经穷途末路了,多数将领拒绝接受沙皇的统一调集,在地方各自防守,绝不进攻。

    这样的结果就是——一方有难,八方看戏。即使俄军没有被包围,可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已经跟被包围没什么区别了,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完全不通,通讯设备几乎成了摆设。

    所以这名俄国指挥官向后撤退的意图很可能只是要保全自己,他几乎是把整个从明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道路都给供出来了,然而没有人会惩罚他,甚至德国人可能还会赏赐他。

    虽然德国还没打到明斯克,但也已经不远了,只有不足五十公里。

    他们还烦恼着如何攻入莫斯科,俄军自己就抛弃了,而且没有任何,这可真是意外之喜,如虎添翼。

    在鲁登道夫把所窃取的情报转给了库斯特后,整个东线德军迅速将主要兵力集中到右翼(立陶宛-华沙)。

    他们的进攻方向已经很明显了:中线突破为主,两翼保护其侧翼。直插明斯克。

    兴登堡提出了这样的计划:

    一路打到基辅,再以左翼为轴,挥师北调斯磨棱斯克。

    同时,利沃尼亚的一个集团军会发起迟滞性的进攻,确保吸引俄军的精力让他们不得脱身。最后当右翼的突破成功后,该集团军将会配合右翼,一起包围诺夫哥罗德,夹击俄国首都彼得堡。

    但有一个问题,调整如此多的兵力,必定会产生很大的动静,敌人不可能不发现。

    兴登堡及其了解俄国人,认定他们做不出反应,毫不在意他们反击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事情也果真如他所料,混乱的俄国内部根本不能形成力量,布鲁西洛夫无法调集大规模军队进行主力决战。

    不过更主要并非这个,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德国人在干嘛!所谓的最新情报也都是四天之前的,他这个总指挥早就在沙皇屈服于资产阶级后便已是名存实亡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