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二章逆向工程-《朕即大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个思路很简单,以往运一石粮要消耗一石粮食,但只要能改进工艺,使运输量远远大于消耗量,那收支比就很客观了。

    只是这个问题有个麻烦。

    赵桓问道:“运河上有不少桥梁吧?如果增大船只载货量,是否要重新设计桥梁?”

    而且船只吃水变深,运河能否通行又是个问题。

    像勿斯里运河,现在就无法通过万石以上的船只。

    苏黛点头,说道:“有些桥梁的确是落伍于时代了,应该重修。漕运要想不被火车所淘汰,增加其船只载货量,不断突破万石,五万石,十万石巨轮是必须要经历的。”

    “恩,有道理。不破不立,朕会跟工部商议这方面的事情,重新修桥。”

    “甚至东京城里面的桥梁也得一并整治一下了。朕看过我朝画师画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漕船要经过某些桥梁,必须放倒桅杆。”

    虽然说桅杆可以收放这个技术很是高超,但只要是可活动的技术,基本上相同效率就一定比不过固定的。

    苏黛说道:“此也是我要说的第二项,改进漕船桅杆风帆。大幅缩减运输成本。”

    没错,太学院的提议非常的返璞归真,就是改进风帆。

    苏黛说道:“虽然已经有在燃煤的蒸汽机,但按我朝理论,道法自然,越是接近自然原理,其功效就越强大。风帆便是如此,即便有蒸汽机,依旧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赵桓笑了起来,道法自然,大宋的科技真的是走了一条东方特色的道路。

    老祖宗的智慧,可以说非常原始,但也可以说直指大道真谛,真理本源。

    风帆,这个寻常人印象中落后的东西,其实在初代蒸汽轮船中,运用的非常广泛。后来一度没落了。

    但当超级计算机问世,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萌芽,这个原始的风帆又再度流行起来。

    最先进的制程下,远洋的新能源动力船只,可以时时刻刻调整风帆的方向,使航行速度有显着提升,而运输成本则大幅下降。

    所以最先进的巨星油轮上往往会设置有超级计算机跟大量风帆。可以说是把人类跨越几千年的文明统筹展现在了一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