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一章女官风气-《朕即大宋》
第(2/3)页
苏黛好奇的问道:“我朝女官多吗?”
“占比而言不多,但总数量也不算少了,官员、胥吏大概已经超过五万余人。”
如赵桓所言,大宋女官的规模又扩大了。已经不局限在宫中、皇城司、太医署和学校当中,他们已经参与到了行政管理当中。
更通俗的讲,朝廷不少衙门里已经有了女子坐在桌桉后面,记录文字,处理文书,核算资料。
在其他朝代,这种事应该是非常惊世骇俗的。
但大宋的思潮反复不定,经常从一个极端蹦到另一个极端。
朱熹就是这种特点的最真实见证者,他的理学、心学,哪一阵就被捧到天上去了,简直天不生他朱夫子,万古如长夜。
有时候又被直接打到十八层地狱,恨不得人人喊打,把里面的每个字都拿出来批斗一番,把他的学问当成最恶劣的禁书给禁锢起来,每一句都是文学中最恶毒,最作呕的糟粕。
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。】
这会儿大宋的思潮就正处于后者,别讲什么男女大防!
民间妇女参与工商业的比例都已经接近百分之五六十了,这时候谁出来讲女人的闺名不能说,女人不能抛头露面,不能跟男人在同一座房间内共事。
那不是挑战整个社会的文明秩序,断人钱财吗?
民间的酒楼、银行、商铺、工坊、牙行里到处都有坐在柜台后面的女子,风气自然就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公家。
官府对一些刀笔吏、斗食吏地选拔也就不再特别强调只选男性。
这一项还真不是谁去特意推动的,是很自然形成的。
毕竟大宋办了那么多学校,男男女女都要上学,女子的文化素养也未必就弱于男子。
所以稍微开明的寺监放宽了条件,就有女子选试成功。
大宋吏治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打通了吏跟官之间的隔阂,胥吏理论上一直升迁,可以坐到宰相的位置上。
宰相必起于州郡,是大宋目前的美好憧憬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