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他强过头了-《朕即大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城司都指挥使吴革不敢耽误,第一时间找到赵桓汇报道:“官家,金国实权将领耶律余睹暗中联络我朝,请献蓟州而内附。”

    “耶律余睹?”赵桓眉头一簇,问道:“他是辽国降将中的实权人物,手握重兵,怎么会想投奔我朝?是皇城司策反的将领?”

    吴革不敢贪功,事实上在这个时间段,策反敌方手握重兵的大将夜还真不一定是一件功劳,极有可能破坏大宋一直部署的谈判压迫战略。

    吴革连忙解释道:“官家,并非是皇城司策反的他,而是耶律余睹主动联络的我朝。他与另一名将领石家奴都受命进攻可敦城,因漠北诸部反对出兵而被迫中止。”

    “游牧铁骑的叛乱使契丹降将更不被信任,金朝皇帝担心他们在边生变,所以尽徙之内地。不仅皇帝猜忌,元帅府亦常有流言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    要杀尽契丹。使耶律余睹心怀惊惧,不敢久留于金国。”

    赵桓点了点头,耶律余睹的背叛是典型的必然性概率事件。

    许多叛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密谋划,就是叛乱者各种偶然因素组合到了一起,才出现的偶然性事件。

    但这种偶然性中又带着绝对的必然性。

    金国如今国家板荡,又没有极强的凝聚力,出现大量他族将领叛乱是必然的事情。

    耶律余睹只是第一个,但不会是唯一一个。

    如今大宋强势,金国相对势弱,有风雨飘摇之相,所以叛金投宋必然是这些降将的第一选择。

    金朝皇帝防范契丹人绝不是无的放矢,空穴来风。

    契丹将领的不忠诚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,而且是必然会发生的。

    防范还能勉强维持局面,不防范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。

    蓟州这个地方,赵桓不用看地图也知道在哪,也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帝都城。

    自古幽、蓟不分家,拿下了幽州、蓟州,大宋在燕云的防线就基本稳固了,如果赵桓愿意也可以沿着这一带修筑一条类似明代的万里长城。

    只是在谈判之时忽然出现这种突发事情,立即使谈判变得更加艰难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