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你要战,那便战-《朕即大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赵桓的改制下,各地上呈的奏报,进入京城都会汇集到尚书省,由尚书省通报给皇帝。

    如果赵桓心情好,立即就会予以批复。

    这国家是赵氏皇帝的国家,他的决断就是最终决策。他想跟士大夫共天下,士大夫可以帮他处理朝政。他如果不想用士大夫,    士大夫连插手的余地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考虑到他跟后世皇帝都可能不是什么勤奋的人。

    所以这套流程还有另一套运转方式,赵桓示意尚书省将札子转递。尚书省官员就会将各地奏上来的札子分为文武两项,分别交付给政事堂和枢密院。

    也就是皇帝将辅佐议政权交付给这两个部门,他们在札子上贴上一张纸条,写上批复的意见,然后重新交给六局二十四中的尚宫局。

    女官们会把这份宰相们草拟的方案拿给赵桓过目。

    如果赵桓同意,女官们就会秉笔,将纸条上的内容抄录在奏折上,作为皇帝正式的批复。然后盖上传国玉玺的大印,    正式成为国家法令。

    如果赵桓不同意,就重新退回给政事堂或者枢密院。

    如果赵桓比较懒,看都不想看。女官们就直接抄录、盖印,宰相们的意见就是正式的国策。
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当面向整个天下时,宰相的批复都一文不值。没有皇帝朱笔的抄录,他们的命令一道也发不出。

    只有皇帝在奏折上写下的内容,才是朝廷最终决断。哪怕女官们抄录的内容跟宰相写的一模一样,一字不差。其意义也绝不相同,决策权被牢牢掌控在了皇帝手中。

    所以,不论地方政务,还是前线军情传达京师,赵桓绝对是最快得知消息的几人。

    听到有前线八百里紧急军报,赵桓眉头微蹙,说道:“这个时节怎么会出现紧急军情,发生了何事?”

    “宗使相八百里加急,燕云战事复起,    金军大起军队二十万南下。”

    孙傅语气激烈,    说道:“不可能。如今正是春季,草原战马羸弱,军队战力大打折扣,自古以来胡虏春季出兵往往多逢大败,金军统帅并非不知兵之人,怎么会选择如此时节大规模出兵,而且出兵二十万。”

    “去将宰相、枢相都请过来。”赵桓说道。

    政事堂、枢密院是如今的东西两府,就在文德殿东西两侧,两位宰相几乎是同时抵达殿内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