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千古以降最先进的田税法-《朕即大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针对疏通古汴渠的方案,赵桓说道:“疏通沟渠,可以作为一项国策交给工部,无需局限于古汴渠一线。以工代赈,安置军兵、难民。”

    这项国策有非常大的好处,至少比厢军那一套强太多了。

    首先,就是强化了基础建设,    能够大兴基建。

    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,大宋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,民间农业高度发达,而且大量粮食都存于富户手中。

    他们是有足够多的粮食可以供应全国,售往四方的。

    只是受制于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,大量粮食堆积在富户仓库中,    以至于朱门酒肉臭,    路有冻死骨。

    大量的渠道被开辟,发达的水运会极大方便漕运运输,将粮食售往四面八方。

    至于土地大量堆积在富户手中,赵桓其实不是很在意。他要的是一个高度发的的经济社会,而不是一个人人平均的贫穷时代。

    日后针对性的更改税赋法案,就能极大缓解贫民压力。

    其次是,水利的发达能极大缓解黄河水灾,以更多的支流为黄河泄洪。等待国家强盛之后,以更强力的手段政治黄河。

    担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质,成为隋炀帝一样的大兴土木,征发徭役。赵桓特意向三位宰相吩咐道:“施工过程中不得征发百姓,只以薪金招募百姓劳作。即便这十几万禁军,若不想再从事劳作,亦需允其随时离去。”

    李纲立即说道:“臣会与台谏商议,一同对此方面事宜进行监察。”

    左相、右相瞬间像是吞了个苍蝇,恶心不已。这家伙无时无刻不在暗示着自己跟台谏亲密的关系,    台谏仿佛成为他争权夺利的工具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官家为什么这般纵容他,把台谏演变成满朝皆知的党争工具。这对台谏的权威着实是一次极大的抹黑。若长此以往,台谏恐怕再不复往日地位。

    难道官家想清洗台谏,    重新肃清监察制度?

    赵桓却没有多说什么,十万禁军的初期安置就算是这般定了下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