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皇帝炽烈的权威-《朕即大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城墙上放完最后一发矢石的军兵山呼之声,震天动地。

    殿前副都指挥使王宗灌胆气要远远超出郭仲荀无数,在守御外城时,便曾数次领兵出击,杀伤金兵数千人。

    王宗灌从内城走出,站到全军面前便扔下头上兜鍪,举刀大吼道:“虏贼再犯京阙,所至之处,惟务杀戮生灵,劫掠财物,驱虏妇女,天下之所痛心!”

    “情同休戚,当此时,正当豪杰奋发,上报君父,下保室家。”

    “诸将士,天子桴鼓亲操,为我等激励军心。而我等何敢负天下之望?随我陷阵杀敌,驱逐胡虏!”

    已经被逼到绝路的禁军,再无法后退,决绝的大吼道:“杀!”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近千人高举着刀枪斧棒冲向了河岸,沉重密集的脚步踏过保康门桥,上百名禁军直冲对岸金军军阵。

    宋军《武经总要》是宋军极为完备的陆军操典。关于步兵列阵,不但有每行每列的详细文字规定。甚至直接作图,画出了步兵每个阵型中士兵的位置。以图文形式编写好了步兵习四变图。

    出城禁军的部署都是按图索骥。除了直接冲击对岸的一队人,其他人纷纷在河岸站定。

    统率百人的都头纷纷大喊道:“列六花阵!”

    所谓六花阵并不是大唐军神李靖开创的那个赫赫有名军阵,而是《武经总要》中步兵习四变图中第三阵,军中呼为六花阵。

    这是最能发挥宋军箭阵威力的一个阵法。凡一人列阵,广纵各两步,人间容人,能够令士卒出入来往。所以近千士卒排开阵型,占地面积非常广阔。入眼所见,蔡河北岸尽是一片朱红色大军。

    在军阵的最前排,是间距更为广阔的十名弓手。弓箭手身后,是十名与弓手交错而立的旗手。

    在后面两排是整齐的弩手,每排二十人。最后两排则复为每排二十名弓手。

    六花阵的排列十分严整,士卒只要根据手中弓弩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宋朝君臣总结:“盖虏之所长者铁骑,官军之所不敌;中国之所长者劲弩,虏兵之所甚畏也”。

    在东京城内,金军铁骑无法驰骋。而宋军也无法望风奔溃,足以堂堂正正的展开阵势。

    宋军霎时间箭如飞蝗,繁如雨注,箭阵遮天,流矢庇地。

    金军还未从混乱中恢复过来,又遭受箭雨打击,死伤愈发惨重。仅阵亡在蔡河前的军队就多达上千人。

    不要觉得弓箭不能破甲。冷兵器发展了数千年,有无数血泪教训,这些军事专家与军中将校会不明白弓箭破甲的意义?

    中原弓箭使用历史高达两万八千年,仅箭矢种类便大抵与汉字数量相当。而破甲箭,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大类。

    尤其宋代,披甲率大幅提高,弓弩破甲就成了首要之务。

    宋代兵书《翠微先生北征录》明确强调:“矢不破坚,与无矢同;矢不破甲,反资敌用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破甲箭“箭簇至六、七寸,形如凿,入辄不可出。”

    宋代一尺31.68厘米,六七寸也就意味着仅是箭头就长达二十多厘米,比直尺都长。

    而且破甲箭一般都是锥型,三棱破甲锥是比较常见的破甲箭。二十多厘米的破甲锥,几乎堪比后世三棱军刺,射穿铠甲当然不在话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