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八章 曾经仙山,如今遗土-《都市之我为宗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【“而儒门,我们猜测,也有一位。”】

    孙长宁的目光动了下:“我们这里没有吗?”

    【“很遗憾,峨眉山上并没有大天罡级数的高手,仅仅只有一位天罡。”】

    陈于淳叹息:【“现在的峨眉诸山,一提起来,都是大峨山,那已经成了佛门圣所,道派失了原本的驻地,只余下了二峨山。”】

    孙长宁明白,峨眉山共有四座,此四山合称峨眉,是大峨,二峨,三峨,四峨。

    很直白的名字,就是一二三四,而古老以前,四山合称峨眉,道教立在大峨与二峨上,被称呼为第七虚陵天,直至明朝之前,道教之宫观还多于佛教之庙宇。

    《魏书.释老志》中写到:“道家之原,出于老子。其自言也,先天生地,以资万类。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,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。千百万化,有德不德,随感应物,厥迹无常,授轩辕于峨眉,教帝于牧德。”

    葛洪在《抱扑子》中亦说:“娥眉山、绥山(即二峨山),皆此是正神在其山中,其中或有地仙之人。”

    高洪在《抱朴子.金丹篇》道:“青城山、峨眉山……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,其中或有地仙之人。”

    晋人所撰《五符经》具体的说:“皇人住峨眉山北,绝崖之下,苍玉为屋,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。”

    道教早期经典《三皇经》说得更是绘声绘色:“《三皇经》乃神宝君所出,西陵真人所撰,此文在天玉府之中,诸仙人受之以藏诸名山石室,皆不足具,惟独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。”

    晚唐以后,峨眉山佛教日渐兴盛,道教不敌佛教,日益衰落。

    到宋代以后,大峨山道教逐渐绝迹,道士多迁至绥山,即二峨山、还有青城山。大峨山逐渐成为佛教名山,普贤菩萨道场。

    张三丰集载他于晚年拜峨眉山,见山上道教一片荒落,宫观苍凉,于是他在诗中写到:

    “洞口瑶草封丹室,静中谁识古仙客”。

    峨眉山的衰落,可以说是道教被佛教吞并的一个缩影,在文化的碰撞中失去了过去的一切,最后甚至流为佛门之所,而在武侠小说面世之后,则更是悲凉,无数人只知峨眉山郭襄女侠,全然不记得曾经那些仙人道者。

    无人记得,春秋时代,白衣一啸,天上一道惊雷过,人间拳法终诞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