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朝廷有完善的制度,有错就会罚的,这些事用不着他这个皇帝操心,阁部就会管的。 他要做的,就是在任何时间内,完美地做完所有事。 然后该睡觉的时候,立刻睡觉。 该交费的时候,立刻交费。 他不止要操心前朝事,后宫事也一大堆。 后宫这么多女人,他要一个个沟通,和她们处好关系,偶尔还要给她们当人生导师。 还有儿孙呢,都要他来管。 儿子的教育问题,生活问题,选妃问题,政治安排等等等,都得他来操心。 如果没有一个好心态,朱祁钰当一天皇帝就死了。 一个人根本做不完这么多事情。 可是,朱祁钰做完了,他能完成五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情,而且,一做就是六十年。 六十年里,生病的日子屈指可数,即便病中,政事也不曾耽搁。 所以,他像一个机器一样,甚至完成了机器都不可能做完的事情,他却每日做得很好。 外人看他很轻松,可换谁知道他的一天工作强度,都会咂舌,觉得在吹牛。 可当画师画完他的一天后,全世界都震惊了。 因为熟能生巧,他做的太多年头了,任何事搭眼就知道该怎么处置。 换做朱见淇、朱见漭秉政,就一个个叫苦连天了。 要么看不完奏疏,要么后宫离心离德,要么坚持不了几天。 都觉得这皇帝当得太苦了。 朱祁钰的工作强度,不亚于太祖皇帝。 关键是,他不止要保证政务做完,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按照正常流程,他就六个小时的睡觉时间。 其实,他每天都能睡七个小时左右。 那一个小时,是抢出来的。 中午午睡,到了时辰太监叫了,他就立刻起来,从不赖床,也不会抱怨又要工作了。 他会像机器一样运转,而且从不无精打采的。 做什么,就全副心神,全心贯注,把事情做好做精,不要费二遍事,他没那个时间做第二遍,最关键的是,朝廷处理完毕后,就要发下地方,他错了,就是百姓的灾难。 作为皇帝,他是不能出错,也不允许出错的。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,练就了他精绝的政治眼光,几乎所有奏疏,他扫一眼就知道真意,就能做出正确决定。 是人就会出错,肯定会错的时候,这就是内阁的工作了,内阁会帮他查缺补漏的,他相信自己选出来的大臣们。 这一点朱见淇和朱见漭、朱佑梐都远远不如。 朱祁钰自认,在勤政方面,太祖皇帝第一,他朱祁钰第二。 无论是唐太宗还是汉武帝、秦始皇,都是靠天赋吃饭,他们本人就有极高的政治天赋,比如武则天。 再加上相对勤政,造就了他们一代明君的美名。 朱祁钰没有,他就勤能补拙,就玩命工作,爆肝。 至于说累。 皇帝没资格说累,你已经享受到了这世间最好的一切,享受着最高的权力了,还有什么资格说累呢? 最绝的是,朱祁钰累成这样,还如此长寿。 因为,朱祁钰从来不觉得自己累,反而觉得自己并不累,他只是完成了一个皇帝的正常工作而已。 这是心态问题,他的心态足够好,所以长寿。 他并不像太祖皇帝那样,大的也抓小的抓,他是抓大放小,更注重制度建设,有一个好制度,要比洗清几个冤案用途更大。 而奏报到中枢的事,也不都是重要的事。 小事都由阁部和司礼监做完了。 他要处置的是大事要事,小事他偶尔会看一眼而已。 而太祖皇帝则是军政全都抓在手里,什么事他都管,甚至应天府府尹的事都被他抢走了。 朱祁钰不会的,他只管自己的事,管皇帝该管的事情,其他的事情,则由下面的部门自己来管,不然他朱祁钰凭什么任命这些官员?给他们俸禄给他们权力,让他们来吃闲饭的吗? 同时,他将责任也下放下去,谁管的谁负责。 其次,军国大事,他也不懂啊,纵然于谦、王越之前没少教他,他还是不太懂,装的很懂而已。 他始终认为,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 军国大事,则由军机处里的军机大臣投票绝对,他也不一言堂,都是经过他们投票,做出决定。 投票也不是瞎投,而是要拿出对应的理由。 而且,军机大臣都由京师中军功最高的来担任,不看爵位,只看军功。 正常来说军机大臣没有定数,所有军功高的,都会成为军机大臣,只要在京师戍守的,就有一票。 正常军机处里,最少有十三个军机大臣镇守,最多的时候有三十九个。 投票通过后,交给内阁和兵部合议,合议通过后,则再拿回军机处盖印。 如果不通过,再进行第二轮投票,或者军机大臣去说服阁部。 军事任命也是这个流程。 军机大臣和文官只有建议权,决定权在皇帝手里,而皇帝会优先听军机大臣的话。 军权就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了。 朱祁钰向来都是这样,制衡,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。 军事战争,肯定是军人最擅长了,这东西交给文官去管,那不就是瞎指挥吗? 让朱祁钰亲自上,朱祁钰也不懂。 皇帝就负责盖印就行了。 所以景泰朝对外战争场场胜利,因为在朝廷做决定的,都是行家。 这种军机大臣,高爵位有军功的,一般都有军机大臣的官衔,只要他们在京师,就会进入军机处轮值。 这方面,是朱祁钰和太祖皇帝最大的区别。 当然了,太祖皇帝的军事才华高得可怕,所以人家能做主,因为洪武朝所有将军,没有一个能打过他的。 这是太祖皇帝的底气。 朱祁钰则不是,他打仗治国水平都很一般,就需要人才帮他。 再说了,他也没时间去思考一场战争怎么打呀,他处置一件大事的时间,最长三分钟,最短三十秒。 不可能想半个月,去考虑一场战争怎么打。 那不是他做的事情。 如果事事都让皇帝做,那么要这些官员干什么啊? 这一点,朱祁钰比较像刘邦。 他最会用人,不止是有才华的要用,没才华的也要放在有用的地方发光发热。 所以,在京师的武勋,也都很忙,每一场战争都需要他们参与,在战场上则领兵打仗,坐镇中枢则负责出谋划策,做出战略决定。 所有有爵位的,在京师也不是养着,而是都有自己的事做,有的则去地方镇守,基本有爵位的都很忙。 朱祁钰能处置2200万平方公里的所有大事,顺便能处置全世界的大事。 太祖皇帝就做不到。 因为他做的事情太多了,大的管小的也管,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即便爆肝王者,太祖皇帝也是会厌倦的,也有太多事情管不到了。 朱祁钰则是,放权,建立制度,彼此制衡,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,让地方正常运转,不要事事都由中枢操心。 事实证明,朱祁钰的道路是最正确的。 制度的建设才是最重要的。 所以,即便老皇帝隐居深宫之后,大明还能照常运转,这就是制度优势。 大明用了五十年时间,在各行各业建设起来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,天下臣民只要认真遵循制度就可以了。 也给了官员减负,中枢减负。 朱祁钰始终认为,时间管理是最重要的事。 人还不能一心多用,最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,把一件事做好,才能做下一件事。 就是说,做这件事的时候必须心无旁骛,认真的做完,再做下一件事,下一件事也是这样。 对待每一件事都如初恋。 而有些事,却是能一心二用的,比如锻炼,朱祁钰每天必须用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锻炼,而这段时间,要么是读书,要么是听讲,要么是谈论政务。 有时候,朱祁钰在运动,朝臣则在说事给他听。 作为皇帝,他要尽量避免生病。 一旦生病,最少需要三天时间休养,这三天时间没了可就没了,天下多少军国大事是等不了三天的。 所以,朱祁钰十分注重保养,该多穿的时候多穿,该少穿的时候少穿。 他也不管什么美不美。 有时候冬天上朝时,直接穿大棉裤,羽绒服套在龙袍外面,戴个狗皮帽子上朝。 夏天的时候,他则穿半截袖。 皇帝都该穿龙袍,起码穿黄色的衣服,朱祁钰有时候并不在意,他会穿不同颜色的衣服,衣服以舒服为主。 每天都要吃药膳,药膳是最难吃的,一股中药汤子味。 可朱祁钰每天都要吃。 为了防范不要得病,得了病的话,天下就要停摆,就有百姓遭殃。 朱祁钰都不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了,他就像个机器一样。 他秉政时间,整整六十年,刨除前八年,后面五十二年,生病次数不超过十次。 为了不生病,他也加强锻炼,把自己练得特别壮。 他也不给朝野上下添麻烦,除了那次南巡之外,他几乎不出宫,出宫也是有大事,必须要出宫。 这台机器,能在如此劳累的环境下,还能运转。 朱祁钰就认为自己心态好。 他从来不会心态失衡,即便夺门之变时,叛军近在咫尺,他的求生欲也是超级强的。 没有人比他的求生欲更强。 就像今天,他明明该死了,可他还在向天再借五百年。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无论是多么高兴的好事,他都保持一个极佳的心态,不让自己大悲大喜。 再难受的时候,他也睡好觉吃好饭,再开心的时候,他也要睡好觉吃好饭。 他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,运转了九十年,却依旧不知疲倦的运转。 到了九十岁的今天。 再过几个月,他就到九十周岁了。 朱祁钰的岁数是虚岁,若算周岁,今年他才八十九岁呀。 那么他就是二十一周岁登基。 整整在位68年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