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姚夔秒懂皇帝的意思,这是要调彭时回京了。 景泰八年时,皇帝对彭时网开一面,没有杀他,派其去浙江避避风头。 金忠又清洗了江西,发现彭时家族并没有参与海商,这让皇帝对他的印象转好。 “老臣举荐彭时……”姚夔说出彭时很多好处。 “他资历够吗?”朱祁钰问。 姚夔知道自己举荐的很对,因为皇帝没拒绝,而是问资历,说明皇帝的人选也是他。 “回陛下,老臣以为彭时资历足够。” 朱祁钰确实想启用彭时了,彭时放在地方,着实屈才。 再者,中枢不停派人督抚地方,导致中枢空虚,确实需要这样的名臣回朝辅佐。 “那就启用彭时吧。” 启用彭时还有一个原因,他弟弟彭韶,在景泰八年高中,如今在翰林院做得可圈可点。 圣旨发到浙江,彭时看到圣旨,整个人都傻了,皇帝竟不计前嫌启用了他? 还高升他,直接入阁? 他拜谢完圣旨后,收拾东西,立刻入京。 与此同时。 边永于十二月初七,进入暹罗。 于十二月十九,入都城阿瑜陀耶,翻译过来叫大城,拜见暹罗王。 现在是暹罗历史上,最恢弘的、最强大的王朝,阿瑜陀耶王朝,在大明译文里,称为大城王朝。 大城王朝,建立于元朝至正十一年,只比大明年轻几岁,正处于王朝的巅峰时期。 如今执政的是第九代国王,波隆摩·戴莱洛迦纳。 本名拉梅萱,是大城王朝有名的贤君。 他和大明维持良好的贸易关系,海量的丝绸、瓷器,从陆路运到暹罗,暹罗则高价卖给西方商人,从中赚取差价。 所以,边永进入大城,进入金碧辉煌的皇宫,阿犹地亚。 边永受到暹罗王的热情接待,晚上则是被暹罗美人伺候得腰酸背痛,堂堂上国贵使,竟沉溺在暹罗美人乡,实在是暹罗美人可盐可甜。 双方递交国书之后,边永则请求暹罗王,想接触暹罗境内的西夷商人。 拉梅萱自然不反对,暹罗地理位置优越,常年和西夷商人打交道。 但暹罗人并不擅长商业。 为此经常吃亏。 暹罗王没少写密奏,向天朝皇帝诉苦,请求天朝拨付一批商人,来为暹罗经商。 自然遭到天朝皇帝的拒绝。 其实暹罗,不止不擅长经商,也不擅长打仗,还不擅长种地,简直是干啥啥不行,吃啥啥不剩的饭桶。 而在中南半岛这块诡异的地方,居然是最强大的王朝。 但暹罗比较开放,和闭关锁国的大明不一样,他们是允许经商的,和西夷关系也比较好。 但他们不生产丝绸、瓷器,他们只是丝绸、瓷器的搬运商。 大明闭关锁国,人家不卖。 暹罗卖,但暹罗不生产,也不会生产呀,暹罗王就派遣使者,向大明朝贡,骗大明的东西,拿回来自己卖。 这一手玩得妙。 大明皇帝也知道,但这些赏赐,只是大明拔下来的一根腿毛而已,怎么会在意呢? 但朱祁钰就不开心了,他就断了贸易。 导致暹罗王天天给皇帝上书,并派使臣出使大明,请求大明赐下丝绸、瓷器等物。 “贵使阁下,您带来的兵卒可是大明打败瓦剌、鞑靼的强兵?” 暹罗王消息灵通,虽然不知道瓦剌、鞑靼是什么水平,但他们知道蒙古的恐怖呀,所以认为瓦剌、鞑靼很强。 当然了,他也不担心,当年强如蒙古,也不可能通过无数瘴气森林,抵达暹罗的。 大明也没这个能力。 所以和安南的臣服不一样,暹罗王对待边永,更多的是平视。 这让边永很不舒服。 我是上国使臣,你居然敢平视我? 你等着,早晚灭了你的国! “回禀国王殿下,外臣带来的兵卒,不过临时招募的而已,并非是扫北雄兵。” 一听这话,拉梅萱觉得边永在吹牛,打算举办一场宴会,让暹罗精兵和大明精兵打一仗。 边永自然答应下来。 带来的五千人,是要熟悉本地地形、战争情况的,靠自己练练不出雄兵来,得多多和当地兵打仗。 在暹罗王都里,就有很多西夷商人。 西夷和暹罗关系友好,从古至今的友好,这也是亚洲唯一被没侵略过的国家的原因。 这里有大食人、佛郎机人、红毛番等等各色的欧洲、中亚商人,几乎天下商人,云集暹罗王都。 边永一路上都在学佛郎机语言,皇帝从宫中派来几个佛郎机太监,专门教导使团学习番语。 边永已经能够和佛郎机人正常交流了。 但是,佛郎机人竟然不懂他说的是什么,经过了解后才发现,在暹罗的佛郎机人,是葡萄牙人。 在大明遇到的,是西班牙人。 因为长相酷似,被大明统称为佛郎机人,其实是两个国家的人。 边永、潘本愚和佛郎机人交流很久,才分辨清楚,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区别。 而红毛番,也不是一国家的人,是荷兰和意大利人。 而在大明的翻译里面,荷兰翻译为和兰,意大利为意大里亚。 像大食之类的阿拉伯人,大明是比较清楚的。 边永将一切记录在纸上:“暹罗都城,甚是繁华,却遍地是夷人,夷人行走于路上,本地人并不讶异,甚至有暹罗贵女嫁给夷人,侍奉恶鬼,实属伤风败俗,微臣不忍直视……” “微臣得知,那佛郎机是两个国家,为西班牙和葡萄牙,其国家地图如何,微臣正在探知,请陛下给微臣一点时间。” “来往于大明的红毛番,竟来自很多国家,微臣得知,在欧罗巴,有很多国家,那西班牙、葡萄牙如沧海一粟,微臣担心其欧罗巴军事之强。” “微臣在大食商人手中,买到了玉米种子,但其不愿意卖给大明,微臣知道是讨价还价而已,微臣如您所说,愿用丝绸交易,其人果然痛快答应,隐约透露,玉米种子并不在大食。” “陛下,微臣在暹罗,见到了身毒商人,微臣与其谈论佛法,他竟不知佛法是何物!微臣震惊至极,佛教已在身毒凋零,微臣还有心去身毒拜访诸佛呢。” “微臣得知,暹罗有吞并柬埔寨之意,并有意南向,扩张势力,微臣以为暹罗为我朝第一大敌,但其兵之弱,微臣罕见,微臣手中之兵,和暹罗兵打了十场,十场全胜,最后一场允许动用兵器,我天兵杀死暹罗兵154人,阵亡一人。” “暹罗想从微臣手中购买火铳,遭到微臣拒绝,暹罗王对待微臣,态度不复从前。” “陛下,暹罗王亦开拓明军,他正在策划帮助勃固(缅南)攻打阿瓦(缅北),微臣以为,一旦战争爆发,国朝可趁机收复麓川失地。” “陛下,微臣已经和葡萄牙商人谈妥,葡萄牙商人,愿卖给大明一艘船支的种子,但价格着实有些高,一粒种子,就要一尺丝绸,微臣觉得种子更加重要,便答应了他,船支已经扬帆起航。” “陛下,荷兰人愿意卖给大明一批战船,微臣看过了,他们的战船不比佛郎机战船差,微臣觉得价格公道,便答应下来。” “……” 如日记一般,每一件事都被边永记录。 天天就是买买买。 拉梅萱算是看到了大明的殷实家底,王都内的所有西夷商人,似乎都和大明做上了生意。 一向自称地大物博,看不上西夷东西的大明,竟然开始大肆采买了,貔貅转性了。 潘本愚离开暹罗,乘着葡萄牙商船,回到大明,船支会在广州停泊。 预计,会在除夕之前,抵达广州。 而腊月的京中,已经有了年味,琳琅满目的小商品,充斥着大街小巷,北京城十分热闹。 今年税赋减免,百姓家中都宽裕了一些,做小生意的自然也好过了,京师更加繁华。 今年京师最火的有三件东西。 一个是羽绒棉袄,皇帝鼓励天下百姓养鸭鹅,鸭鹅的绒制作成羽绒服,冬天御寒穿。 第二个是火炕,从年初开始,皇帝就关注火炕,在秋天时候,终于造成,中枢大力推广,进入寻常百姓家,如今京师最赚钱的,就是火炕匠人,京中权贵都搭上了火炕、火墙,百姓家也想搭建。 第三个是罐头! 没错,是罐头。 今年秋天,果子丰收后,果子不易保存,所以皇帝就下旨,令皇家商行在南方,建立一百多家罐头厂。 把卖不出去的果子,收购下来,加入糖水制成罐头,用瓷瓶装。 还得用铁盖,盖上。 朝臣都骂皇帝败家,这些铁用来制成农具多好呀,却变成铁盖,真的浪费。 朱祁钰派人全国探索铁矿,建立铁厂。 而到了冬天,就将储存好的罐头上市,罐头方便保存、运输,南方来的罐头,能卖去捕鱼儿海。 自然是罐头卖爆了。 瓷瓶做得精致好看,多少百姓买回去当摆件用呢。 朝臣有点明白了,为什么皇帝让百姓种植果树,说了他收,果然收,制成罐头,几年都不会坏,一本万利的买卖。 年前,皇帝大手一挥,将各地的罐头厂,赏赐给今年的有功之臣。 而商贾触类旁通,竟然开发出了肉罐头,在漠北建厂,把吃不了的牛羊肉制成肉罐头,卖到内地来。 罐头是景泰九年冬天最火的东西。 “你是说玻璃烧制成功了?”朱祁钰看着费璠。 费璠来到京师后,写信邀请他的一些朋友,挂职在宫中,一直在研究玻璃。 “请陛下阅览!” 费璠献上一个玻璃瓶子,按照罐头瓶子做的,用铁盖一拧,纹丝合缝。 “倒是透明。” 朱祁钰拿着放在眼睛上,能看见费璠,但并不十分清晰:“成本多少?” “回陛下,若在京师生产,十分昂贵,可去沙漠中生产,一文不值。” 费璠也很郁闷,他研制玻璃,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。 以为玻璃是天地造化,其实这玩意就是盐碱沙子烧制出来的,就这么简单。 以前烧制不透明,就是沙子用的不对,用普通沙子烧,烧出来的就不透明,用含盐碱的沙子烧制,就透明了,额外加入盐碱还不行。 “仔细说来。” 费璠详细介绍了用什么沙子,才能烧制出来这样的玻璃等等。 “一文不值好呀!”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:“你去注册专利,然后开办一家厂子,不,多办几家,你费家办一家,是朕赏给你的。” 不能公开配方,他需要玻璃赚钱,赚战争的钱。 这回沙子也是宝了。 朝堂总不至于反对他的占领更多的沙漠吧? “微臣不敢受陛下赏赐。”费璠心中郁闷,他是文人呀,是要考进士的呀,陛下却让他在奇淫技巧上越走越远。 “朕要组建格物院,你来担任院使,隶属于军机处,朕直管。” 朱祁钰看出他的不情不愿:“景泰十一年进士科,朕准你入殿试,如何?” “陛下岂能因臣一人,而作弊科举呢?”费璠要是答应了,估计会被文人喷死。 “哈哈哈。”朱祁钰大笑。 费璠却磕头。 第(2/3)页